分布式并行基础#

!!!!!!!!!!!!!! 补充名字 Author by:XXXX

!!!!!!!!!!!!!!! 这个技术内容写得太浅,如果是定位简单的基本介绍,建议精简文字,不需要太多字,介绍核心分布式并行的基础来源就可以了。

在 AI 的快速发展中,大模型展现出强大的能力,不断拓展机器认知的边界,推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。然而,大模型的成功离不开底层复杂而精密的技术体系。分布式并行技术作为大模型的重要基础,支撑着大模型的训练与优化,使其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。本节将介绍分布式并行的基本概念、关键作用及其在大模型训练中的意义。

分布式并行的出现#

本节将介绍分布式并行技术出现的背景、核心思想及其在大模型训练中的价值。随着数据规模和模型复杂度的不断提升,单机训练已无法满足需求,分布式并行成为关键技术路径。

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,数据规模呈爆炸式增长,模型复杂度不断提高,这给传统的单机训练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。单机训练面临计算资源有限、训练速度缓慢、难以处理大规模数据等问题,严重制约了大模型性能的提升与应用拓展。为解决这些瓶颈,分布式并行技术成为大模型训练的关键方案。

分布式并行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大规模计算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,分配到多个计算节点上并行处理,并通过高效的通信与协调机制整合各节点的计算结果,从而快速完成整体任务。在大模型训练中,数据规模庞大、参数众多,单机难以承载如此巨大的计算量,分布式并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。

为理解分布式并行在大模型训练中的意义,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深度学习中的训练耗时公式:

\[\text{训练耗时} = \frac{\text{训练数据规模} \times \text{单步计算量}}{\text{计算速率}}\]

其中,

\[\text{计算速率} = \text{单设备计算速率} \times \text{设备数} \times \text{多设备并行效率(加速比)}\]

从公式可以看出,训练耗时与训练数据规模、单步计算量和计算速率密切相关。在实际应用中,训练数据规模往往是固定的,模型结构也已确定,因此单步计算量相对不变。可调节的主要是计算速率,提高计算速率可显著减少训练时间。计算速率取决于单设备计算速率、设备数量和多设备并行效率(即加速比)。

单设备计算速率受 Moore 定律、制程工艺、封装工艺等因素影响,相对固定,但仍可通过算法优化进行提升。因此,在提高计算速率方面,我们主要可控制以下三个因素:

  1. 通过混合精度训练、算子融合、梯度累积等方法优化单设备计算速率;

  2. 由于单设备无法容纳整个大模型,需扩展设备数量,构建计算集群;

  3. 引入集群后,需提升并行效率,常用的并行方式包括数据并行、模型并行、流水并行等,这些将在后续章节详细展开。

硬件体系的支持#

本节将介绍支持分布式训练的关键硬件技术,包括硬件接口抽象、高速网络、集群架构和资源调度等,这些构成了分布式并行训练的基础设施。

实现大模型的分布式并行训练,离不开底层硬件体系的支持。下图展示了典型的 AI 系统与大模型全栈架构:

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 这个图跟下面的内容没有关系,应该找制程分布式并行训练的硬件图,包括网络和网口的 AI 系统+大模型全栈架构图

相关硬件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:

  • 硬件接口抽象:支持 GPU、TPU、NPU 及各种领域专用架构(DSA)。统一的硬件接口抽象有助于复用编译优化策略,使优化与底层设备适当解耦。

  • 可扩展网络:如 RDMA、InfiniBand、NVLink 等。这些技术提供高效的 NPU 之间的互联,具备高带宽、灵活的通信原语和高效的通信聚合算法。

  • 集群硬件体系结构:负责集群的构建,包括存储、网络和任务执行、设备互联与加速。

  • 作业调度和资源管理:在系统层面,平台需提供作业调度、运行时资源分配与环境隔离、异构资源集群管理等功能。通过将服务器资源池化,并利用高效的调度器结合深度学习作业特性与硬件拓扑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!!!!!!!!!!!!!!! 统一把使能层跟下面的分布式加速库对齐,所有的知识点应该统一一个概念

大模型使能层#

本节将介绍构建在 AI 框架之上的分布式训练使能层,其核心目标是为大模型训练提供多维并行能力和资源整合机制。

在 AI 框架之上,通常还需构建一层使能层,用于支持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。本文中,"使能层"主要指分布式训练框架。尽管推理过程因对速度的极致追求通常不采用分布式方案,但随着模型规模持续增大,分布式推理也逐渐成为必要选择。

大模型分布式训练主要解决以下问题:

  1. 支持部署和训练 Transformer 类结构的大模型;

  2. 提供多种分布式并行模式,包括数据并行、模型并行和流水并行,即所谓的多维并行模式;

  3. 通过集合通信(Collective Communication)或参数服务器(Parameter Server)方式进行资源整合。

分布式加速库#

!!!!!!!!!!!!!!! 这三个框架的知识都太久了,DeepSeed 已经没有维护很久了,huggingface 推出自己的 accelerate,要更新知识

本节将概述当前常用的分布式训练加速库,它们帮助用户在多个 GPU 或跨多台机器上高效训练大模型,特别是 Transformer 类模型。

随着模型规模不断增大,并行技术成为在有限硬件资源上训练大型模型、提升训练速度的关键策略。HuggingFace 推出的 Accelerate 库等工具,使用户能够轻松在单机多卡或多机多卡环境下训练 Transformers 模型。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加速库。

DeepSpeed#

本部分介绍微软开发的 DeepSpeed,重点阐述其加速训练的手段、辅助工具和易用性。

DeepSpeed 是 微软 开发的一款致力于提升 大模型训练效率 和可扩展性的优秀工具。其主要优势包括:

  1. 加速训练手段:DeepSpeed 集成了数据并行(尤其是 ZeRO 系列)、模型并行、梯度累积、动态缩放、混合精度等技术,显著加速模型训练,提升训练效率,促进模型快速收敛;

  2. 辅助工具:提供分布式训练管理、内存优化和模型压缩等功能,全面满足开发者需求,协助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大模型训练任务;

  3. 快速迁移:通过 Python API 方式基于 PyTorch 构建,开发者可直接调用接口,轻松实现从单机到分布式环境的迁移,使用便捷。

DeepSpeed 在大模型预训练环节及与 HuggingFace Transformers 结合时表现尤为突出,但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相对有限。

Megatron-LM#

本部分介绍 NVIDIA 开发的 Megatron-LM,强调其并行策略、辅助功能及在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。

Megatron-LM 是 NVIDIA 开发的工具,专注于提升 大模型分布式并行训练的效率和扩展性

  1. 加速训练手段:通过综合运用数据并行、张量并行和流水线并行,成功复现了 GPT-3 等大型模型,显著提升训练效率,加速模型收敛;

  2. 辅助工具: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 Tokenizer 功能,高效处理和转换数据,为基于 Transformer 结构的 LLM (LLM)和视觉语言模型(VLM)等提供支持,确保模型生成高质量内容。

需要注意的是,Megatron-LM 在工程实现上较为复杂,存在版本管理问题,实际使用中可能带来一定不便。

Colossal-AI & BMTrain#

本部分介绍 Colossal-AI 和 BMTrain 两个框架,分别强调其并行策略、优化案例和适用模型规模。

Colossal-AI 通过多种优化策略显著提升训练效率,降低显存占用

  1. 加速训练手段:提供丰富的张量并行策略,包括 1D、2D、2.5D 及 3D 张量并行等,为大模型训练提供多样化并行计算方案,充分发挥硬件并行计算能力;

  2. 丰富案例:Colossal-AI 提供了超过 20 个大模型示例和配置文件,集成最新 MOE(混合专家)技术和 SORA 优化方法,为开发者提供实践参考,助力快速上手。

BMTrain 专注于训练 数百亿参数规模 的大模型:

  1. 模型支持:BMTrain 主要支持智源研究院 Aquila 系列模型的分布式训练,为该系列模型的高效训练和优化提供支持;

  2. 加速训练手段:支持对 DeepSpeed 中的并行策略进行深度优化,进一步提升训练效率和性能,使大规模模型训练更加高效稳定。

总结与思考#

分布式加速库和框架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它们不仅赋予大模型多维分布式并行的能力,使其能够在 AI 集群上高效训练和推理,还显著提升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集群的整体效率。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演进,分布式加速技术将继续推动 AI 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与创新。

本节视频#

引用与参考#